【暑期社会实践】乘风破浪“沪”远航🥧,上电携“赣”促双减
为响应国家“双减”政策的号召,助力江西地区“双减”政策的充分落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赣”好相“减”,“沪”你远“航”实践队联手上海市中国航海博物馆、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团委,结合多方特色文化🧗🏿,于7月11日起至8月20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开展双师课堂。本实践队由金一文老师指导,来自我院与电气工程杏福12
同学组成,本实践队将紧密围绕当地“双减”政策的落实,缩小城乡间🩸、校际间及内陆与沿海差距📃,促进均衡发展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激发新一代青少年对航海的热情😫,挖掘学生内在潜力🍘,丰富课余生活。
乘风破浪🧑🧑🧒,筑梦“远航”
7月15日上午,实践队与余江区团委合作建立的“远航计划”开课仪式在云端开幕。中国航海博物馆🩺、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团委相关领导、我院团委书记金一文、实践队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开课仪式。中国航海博物馆社会教育部沈强主任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学习,对中国航海文化和航海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增强文化自信🕵🏻♂️。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大学生联合会副会长范可欣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能充分发挥合作三方优势🧑🏻🌾,拓宽儿童视野,丰富课余生活🤌🏿。金一文老师对中国航海博物馆👩🏽🔬、余江区团委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大学生利用青春力量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凝聚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奋进力量。三方再次就工作规划进行讨论👑,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思想准备。
聚焦课堂教学,强化“双减”落实
实践队注重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精准提质增效🥗,积极参与到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公益课堂中,有序开展“远航计划”系列课程。
第一讲,实践队结合中国古代航海发展史🤵🏿♀️🌘,为小朋友们介绍了祖国伟大的航海家、世界远航的先驱者——郑和🥤,向同学们科普航海知识,旨在培养青少年对航海的兴趣,从而唤醒新一代航海人的蓝色基因➙。第二讲讲述了主题为“风好正扬帆”的课程,在授课模式上增加了连麦提问等方式,和小朋友们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在授课内容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课程🙎🏿♀️。第三讲结合上海科技节的活动背景🪼🤷🏿,带领小朋友们走进航海奥秘——造船🚴🏻,课程将文字更通俗易懂化。第四讲立足当今时代发展主题,以“人民海军向前进”为主题从“人民海军的诞生、三位重要人物🧊👩🏻🦽➡️、核潜艇的研制🏋🏽♂️、航母梦🌶、和平年代海军的职责”五个方面,讲述了人民海军的发展历程,让小朋友们学习专家前辈身上不畏艰难、科研报国的伟大精神➞。
推进平台建设🧐🥛,强化“双减”实效
实践队联合中国航海博物馆,启动图书爱心捐赠,在余江区韬奋书院👷🏽♂️、余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搭建起“航海阅读角”,提升小朋友们的阅读兴趣👩🦼➡️📅,让小朋友们享受阅读的乐趣。“本次实践重点就是要促进将我国航海知识带入江西,要让小朋友们从小怀揣航海梦想,为将来祖国航海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实践队队长谭小雪在图书捐赠仪式上深情地说道。
设立展览“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板🛞,为小朋友们发放博物馆导览图🧙🏻♀️,将中国航海博物馆“带到”小朋友身边📅,体验“家门口的博物馆”。实践队成员陈禹东经过了长达半个月的研究和学习🫄🏻,对古代船只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深刻的了解,在面对小朋友的积极提问时,他也能绘声绘色地结合展板细致讲解。“我好想去航海博物馆里看看那艘‘福船’啊🧑🏿🚒!”一位小朋友忍不住说道。
中国航海博物馆和我们联合设计的3D“辽宁号”纸模🛑,最终成品材料也按时送抵孩子们手上🛢。在制作3D“辽宁号”纸模过程中🆗,小朋友们不断思考,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了毅力与专注力。实践队通过结构严谨、造型逼真的3D纸模,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航空母舰的了解。
本实践队紧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双减”政策🌞,为环化学子提供了一个良好锻炼平台🙅♂️,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时刻关注全国各地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实践队已开展了“远航计划”线上授课🤘🏽,建立了航海阅读角🟧🤦,接下来🫳,实践队将继续拓展航海知识线上课堂的宣讲😞,展开当地青少年劳动教育情况、难点和对策研究调研,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将航海精神带到小朋友们身边的同时,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活动的快乐,获得成长的动力🍅,享受教育的幸福📅🫀。
金一文 供稿